彭鹤鸣
近日,山东聊城市人民医院发布的一则人才引进公示引发社会关注。该院拟引进两位毕业于菲律宾永恒大学的博士担任医院管理岗位。公告一经发布,很快引起争议:为何聊城医院引入的两位博士都毕业于一所至少大部分人没听过的学校?
菲律宾永恒大学究竟是一所何等水平的高校?经查询,在留学界较权威的“QS大学排行榜”上,菲律宾最强高校“菲律宾大学”仅排名400左右,而菲律宾永恒大学近三年甚至未上榜。此外,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曾发布公告,因部分国外院校针对中国市场大肆开设低质在线课程,决定对包括菲律宾永恒大学在内的四所院校启动认证申请加强审查程序。该校学位的真实含金量可见一斑。
通常而言,三甲医院的管理岗位更倾向于公共卫生或医疗管理专业背景,而两位拟引进博士的专业分别为英语和工商管理,专业适配性上的偏差又为此次引进增添一层疑问。诚然,“唯学历论”“唯专业论”的就业观不一定可取,但在人命关天、不容有误的医疗机构中,就业者的专业背景则显得尤为重要。哪怕只是管理岗位,若在关键时刻因专业不熟悉而出问题,也可能酿成大错。
202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200多万人,何愁选不出几个能胜任此岗位的对口人才,而偏要专门引进东南亚不知名高校的博士生呢?吐槽东南亚博士的背后,是全社会对于公平就业的不懈追求与价值认同。
目前,聊城市卫健委表示正在对此事进行调查,结果需在调查清楚后公布。聊城医院的人才引进是否存在设立“萝卜岗”“关系岗”情况,暂且无法定论,不妨等“子弹飞一会儿”。